伊犁河流域片区召开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2022年度立项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

发布时间:2022-11-23

2022年11月8~9日,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的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伊犁河流域片区2022年度立项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及石河子线下、线上同步召开。

会议由片区牵头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华主持。本次实施方案论证会涉及北京师范大学承担的“新疆重要草地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评估”、石河子大学承担的“伊犁河流域农业资源调查与生产结构布局优化”和北京师范大学承担的“伊犁河流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等3个项目。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肖文交院士、陈曦书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元明所长、包安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副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建省所长、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邹长新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裕研究员、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吕新教授等9位项目责任专家及新疆农垦科学院尹飞虎院士等26位领域专家受邀作为评议专家参加会议。科技部基础司综合处李哲处长、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李加洪副主任、调研与协调处王祎处长、项目管理办等领导与会指导工作。项目、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共计108人通过线上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

各项目、课题负责人就现阶段拟定的项目、课题实施方案作了详细汇报。汇报内容包括科考目标与研究任务、科考内容与课题设置、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考核指标与预期成果及年度计划与项目管理等。

“新疆重要草地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评估”项目以伊犁州为重点区域、面向全疆,拟在调查重要草地资源分布及数量、牧草种类、营养价值、微生物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建立重要草地植物标本库与重要草地资源数据集,揭示植被时空格局与退化动态机制;评估重要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探索关键功能群对草地生产力的调控作用,提出草地生产力维持与提升的技术体系及模式;科学评估养殖模式及草畜平衡状况,分析食草家畜与草地服务功能的协调关系和能力,提出伊犁国家级畜牧基地的潜力与建设方案;揭示气候变化下典型牧场“土-水-草-畜-人”动态关联机制与变化趋势,评价草地资源利用现状等级和发展草牧业的潜力,分类提出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形成新疆草牧业发展模式及路线图,最终为草地资源保护利用和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伊犁河流域农业资源调查与生产结构布局优化”项目聚焦农业资源禀赋优越热点区域伊犁河流域,拟在全面调查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阐明水土资源利用特征和发展规律,评估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提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种植业结构合理布局的策略建议;对重要畜禽开展畜群结构、生产性能等研究,明确人工牧草种植结构,评估流域农区畜牧业开发潜力,提出农区畜牧业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的对策建议;明晰经济作物、近缘种、农业微生物资源多样性,分析人类活动对农业生物物种资源变化的影响,提出农业生物物种保护与利用方案;摸清伊犁河流域农业生态与生态型农业发展现状,结合水土资源承载力、农区畜牧业产业布局、农业生物物种演化等,提出流域生态型农业的发展布局模式与路径以及农业协调发展模式。最终提出伊犁河流域节水高效生态型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布局策略的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伊犁河流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项目面向灾害风险形成演化科学认识和灾害管理服务的需求,拟在全面查清近30年来伊犁河流域水文气象灾害及地质和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底数基础上,揭示伊犁河流域水文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致灾机制;建成伊犁河流域自然灾害调查和评估科学数据集,构建调查评估数据库,完成伊犁河流域多尺度、多要素综合风险评估和综合防治区划,形成灾害预防对策和综合防治方案,项目预期成果可为客观认识伊犁河流域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和致灾机制提供科学基础,为有效开展伊犁河流域自然灾害防治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提供灾害风险信息支撑和决策依据。

专家组就各项目、课题汇报内容进行了点评与建议,就实施方案的创新性、系统性、可行性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肯定了各项目、课题的总体目标、总体布局及总体设计,同时指出了各项目实施方案存在的问题。

王建华副院长对论证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伊犁河在新疆水资源配置格局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战略地位,希望各项目认真吸收采纳专家的意见建议,逐条落实,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继续提高认识站位,加强战略导向,提炼亮点成果,抓好组织实施,确保顺利完成科考任务,共同为伊犁河片区产出高质量成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