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世界上最干热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因此,掌握该区域抗逆植物多样性及其抗逆能力,对于维护该区域生态健康、保障国家生态产业链等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确保此次野外考察的顺利开展,由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芦娟娟教授带领的“吐哈盆地抗逆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利用”科考分队于2023年5月11日集结完毕。科考队员们在热烈的氛围中讨论了野外调查的路线、方案和安全注意事项,并最终确定了此次考察的任务分工;随后,科考队也正式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吐哈盆地典型抗逆植物资源调查之行。
5月12日,科考队从乌鲁木齐市出发,行驶500多公里路途、历经6个多小时抵达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科考队接下来便深入新疆三大草原之一的巴里坤草原、西黑沟、怪石山等地,亲见了美不胜收的“草原荒漠交替浮现、远处高山环绕”的壮丽风景,也偶遇了“大雨倾盆时如诗画般云雾环绕山腰”的景致。当然,科考队员也不忘进行抗逆植物的调查,采集到白皮锦鸡儿(Caragana leucophloea)、蛇麻黄(Ephedra distachya)、白花蒲公英(Taraxacum albiflos)等植物,也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图1 吐哈盆地的自然生境及其植被
5月14日-15日,对伊吾县和哈密市伊州区进行了调查,科考队发现了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柽柳(Tamarix chinensis)等典型抗旱植物的身影,这些植物可在沙漠和砾漠等干旱和风力强劲的严酷条件下旺盛生长。
5月16日,科考队继续向鄯善县行进,沿线多为无人区,为了保障考察的顺利开展,队员们提前备足了饮用水和馕,在行车途中也匆匆解决了午饭;随着逐步深入,两侧的植被已基本绝迹,映入眼帘的仅剩下一望无际“寸草不生”的戈壁;历经近7个小时的颠簸,科考队终于到达了鄯善县。刚进鄯善县,便有一片顽强生存的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等植物构成的群落冲击了队员们的视野,大家也显得异常兴奋起来。
图2 吐哈盆地典型的抗逆植物类群
5月17日,怀揣着对“半边沙漠半边城、却未受沙尘侵扰”的鄯善县的好奇,科考队亲眼目睹了库木塔格沙漠和城市绿洲融为一体的奇观。库木塔格沙漠拥有一望无际、此起彼伏的沙丘,但却极少见到植物的踪迹。然而,在沙漠与农田毗邻之处,队员们却发现了许多柽柳和沙拐枣等固沙植物。想来这些植物作为绿洲卫士,正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顿时令人肃然起敬。
5月18日,在吐鲁番高昌区和吐克逊县的调查中,科考队再次见到了许多熟悉的抗旱植物。值得一提的是,爪瓣山柑(Capparis spinosa)由于其茎多分枝、且平铺地面生长的特性,它们已然成为该区域极强的固沙植物之一。至5月18日下午,科考队圆满地完成此次考察任务,踏上返程之路。
图3 科考队员们忙碌中的身影
忆起此次野外考察感慨万千,队员们置身于巴里坤草原、库木塔格沙漠、雅丹地貌群之中,也途经葡萄藤、哈密瓜田、点头的采油树。队员们白天赶路调查采样,晚上经常通宵达旦地处理样品,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圆满地完成了调查任务。此次考察共计调查样点39个,涉及荒漠、湿地、草地和森林等不同生态系统,包含了干旱、盐碱、强风和低温等逆境,采集了23科33属59种250余份抗逆植物标本。对“吐哈盆地抗逆植物资源”的此次考察,为初步掌握吐哈盆地抗逆植物类群分布现状和时空格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将为抗逆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科学指导。